一個家庭 帶出一片產業
青山新雨,綠意蔥蘢。旌德縣白地鎮白茶山腳下,連片種植的黃精長勢喜人,已結出一串串飽滿的果實。“我們從4分地起家馴化種植中藥材,現在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7月12日,白地鎮汪村中藥材種植大戶、天毛山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革說。
張文革一家早年從事中藥材收購生意,隨著野生中藥材資源日益枯竭,生意難以為繼。2006年,他和妻子李義平嘗試自己馴化種植中藥材,他們上山采挖野生藥苗,通過自己摸索、向有經驗的老農求教、請高校..指導等方式,解決爛根死苗技術難題,先后對白芨、黃精、重樓進行馴化培育。
2010年,..批中藥材成熟采挖。張文革一算賬,市場緊俏的白芨,折合畝產量高達3000多斤。“我坐在田梗上,興奮的頭發都要豎起來了。”提起當年的豐收場景,張文革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此后,夫妻倆不斷流轉土地,擴大種植面積。張文革牽頭成立當地..家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起種苗繁育和示范基地,帶動周邊100多戶村民增收致富。
村里的貧困戶吳銀生,過去把自家田地外包給別人種,張文革幾次邀請他種植中藥材,他都猶豫不決。眼看中藥材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市場行情一年比一年好,2014年,吳銀生主動加入合作社,向張文革要種苗、學技術,幾年下來,依靠種植中藥材增收十多萬元。吳銀生收回了外包的田地,又流轉了別人的7畝地種植中藥材。他也像張文革一樣,熱心為周邊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帶動大家一起種植中藥材。
記者采訪時,張文革剛剛從上海參加展銷會歸來。“大型展銷會的信息是政府及時提供的,展位費也由政府承擔,比我們自己找銷路效果好多了。”張文革說,除了搭建良好的產銷平臺,政府給予大棚育苗每畝補貼2000元,中藥材種植補助每畝300元,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
如今,旌德縣黃精種植總面積達4.5萬畝。張文革創辦的企業成為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500畝,還建成標準化廠房,拓展了中藥材加工和產品銷售業務。
山區種糧 用上現代機械
在旌德縣孫村鎮孫村村“正標家庭農場”,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稻田里,不見一人拔草除蟲,從事田間管理。“現在都是機械化,種田不累,還能領取種糧補貼,獲得規模效益,越干越有勁。”接受記者采訪時,農場主人魏正標高興地說。
魏正標的家庭農場有490多畝土地,大都位于山腳下,這幾年山區交通條件大幅改善,很方便機械作業。農場今年種植290多畝水稻,只雇了兩個工人從事田間管理。
“水稻播種、施肥、噴灑農藥,全部是無人機作業,收費10元錢一畝,比傳統的人工作業省時省力,施肥用藥更加科學規范,還節約成本。”魏正標告訴記者,去年,農場水稻收割以70元每畝的費用外包作業,作為種糧大戶,農場水稻收割“服務費”比市場價便宜30%左右;收獲的稻谷,也不需要自家晾曬儲存,直接送到縣里的烘干廠烘干并銷售。
稻田人工管理比較簡單,主要是檢查水位,及時開閘補水或扒開田埂排澇;有時修剪一下伸進田里的樹枝,以免影響無人機作業。
去年,正標家庭農場總收入64萬元,由于農場種植的水稻、西瓜等農作物產量高,品質好,病蟲草害較少,對其他家庭農場和周邊農戶起到示范帶頭作用,被評為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孫村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張治國告訴記者,像魏正標這樣的種糧大戶,種植水稻每畝可獲補貼20多元,還可以借助家庭農場自有的大型機械服務群眾,獲得政府補貼。根據今年的政策,大型機械服務群眾種植水稻,每畝補貼標準為36元。
位于大牛山腳下的新建村,山田較多,農業經營投入成本很大,加上大量村民外出務工,導致許多山田撂荒。魏正標與村民協商,免租3年,由農場投資投勞開墾撂荒地,共開墾46.7畝荒地。今年,魏正標又與孫村鎮新麗家庭農場聯手,在孫村村開墾撂荒地30畝。“希望推動更多的山區撂荒地恢復生產,變成‘淘金田’。”魏正標說。
政策護航 推動高效發展
截至去年底,旌德縣工商注冊的家庭農場達731家,其中市級示范家庭農場41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2家;全縣共有農民合作社457家。
“我縣不斷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對新晉升各級示范主體和開展土地流轉的經營主體給予資金獎勵,累計兌現獎勵資金545萬余元。”旌德縣農水局副局長黃磊介紹說,該縣還整合財政資金委托第三方開展家庭農場臺賬全覆蓋、縣級示范合作社代賬服務工作,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去年,旌德縣對全縣市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的扶持政策包括組織示范主體開展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培訓,支持示范主體參加農展和各類宣傳活動,支持他們開展產業扶貧和項目建設等。
政策扶持為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翅膀”,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在家門口打工幾年了,農忙時節到家庭農場拔拔草、做些田間管理的活,每年有1萬多元的收入。”在旌德縣白地鎮中藥材基地打工的余木香告訴記者。
旌德縣還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資源,制定獎補措施,培育壯大專業大戶、家庭林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建設了靈芝、石斛、黃精等一批不同類型、獨具特色示范基地。
圍繞規范發展和質量提升,旌德縣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健全政策落實機制,推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一大批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不斷增強農民合作社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帶動能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序銜接發揮積極作用,為重要農產品有效保供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2年底,全縣家庭農場發展數量將達到900家,實現縣域內所有自然村家庭農場全覆蓋,每個鎮圍繞靈芝、小黃牛、黃精等特色產業至少有3家以上運行規范、引領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合作社。”黃磊說,該縣還將建立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縣級管理服平臺,有效提高管理指導和服務能力。
來源:安徽日報